划船运动中,出水阶段躯干适度后仰,上肢拉握把至肋骨下方,下肢腿完全伸直。回桨阶段,躯干前倾,上肢肩部放松手臂伸直,下肢缓缓屈膝。入水阶段,躯干保持前倾角度,上肢肩部放松手臂伸直,下肢保持舒适屈膝角度。拉桨阶段,躯干随下肢蹬腿展开,上肢手部支撑重要,下肢大腿力量是关键。整个过程中,躯干、上肢和下肢的协调动作是划船效率的关键。
1. 出水阶段
躯干:适度的後仰
上肢:将握把拉至肋骨下方
下肢:腿完全伸直
2. 回桨阶段
躯干:向叶扇方向适度前倾
上肢:肩部放松、手臂逐渐伸直
下肢:待身体完成前倾与手臂呈放松伸直状态时,腿部再缓缓屈膝。
3. 入水阶段
躯干:固定并维持於回桨阶段已完成前倾角度即可
上肢:肩部放松、手臂放松伸直
下肢:个人自觉舒适的屈膝角度,约为小腿(胫骨)与滑轨成垂直状即可。
4. 拉桨阶段
躯干:身体角度的展开是待下肢蹬腿快要完成时,才和上肢一起完成拉桨动作。
上肢:拉桨初期手的支撑相当重要,虽然不是主要动力来源,但愈接近出水阶段,手才呈现弯曲和背肌的使用向後,二者合力则愈显得格外重要。
下肢:腿给脚踏板的用力,是拉桨中最先启动,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来源。故快速的使用大腿力量(股四头肌为最重要)伸展膝关节的角度,将是决定每一桨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