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普健身培训基地中国首家零基础私人教练职业教育培训基地

首页 > 大庆 > 正文

并非所有健身者都符合力竭技术的要求

2021-09-01 01:01

当你开始执行一个训练的时候,有2个最简单的,需要提前搞清楚的问题:

1.我该做几次?

2.我该达到什么样的力竭程度?

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你需要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

1.我的目标是什么?

2.我准备在这个动作中做多少组?

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。

在传统健身圈中,低次数(1-3次)配合大重量(极限重量85%以上)会最大化力量发展。

而相对轻的重量,做每组8-12次的训练来达到力竭或接近力竭,通常被奉为增肌的最佳方案。

如果你在增力和增肌之间寻找平衡点,那么你会选择5-8次。

这些观点对一半错一半,因为它们是不完整的,也有很多特例。

比如,当我们执行3组x3次这类超大重量训练时,我们会获得强大的力量发展,而很难获得明显的肌肉增长。

为什么3组x3次的模式不能有效不长肌肉?不是因为每组3次的重复次数太少。

真正导致增肌效果不佳的因素是在3x3训练中,你只完成了9个总次数,训练量太低了。

 

如果你执行了3次x10组,那么你将完成30次总次数,而这个训练量则可以提供足够的机械工作来激发肌肉生长。

所以,如果肌肉增长是主要目的,那么你需要确保训练量足够,并且可持续。

足够的定义:某个动作和/或某次训练课的总训练量不能太低。

可持续的定义:为了理解这个含义,这里做个假设:

假设有一天你发现了一种惊奇的新型训练前补剂,它让你产生一种不知疲倦的疯狂训练冲动,再加上你的搭档也是训练狂。然后你们进行了一次疯狂的深蹲训练,结果接下来10天你都无法再次训练下肢。

这意味着你虽然做了一次英雄,但却降低了每周的总训练量,没有可持续性。

 

你最终获得的收益取决于“长期、可持续”的总积累,而不是一次玩命的训练课。

所以,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,都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计划:

与其关注一组训练能达到什么效果,不如关注一次训练课能达到什么效果。

与其关注一次训练课能达到什么效果,不如关注一个训练周期能达到什么效果。

 

另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:我该达到什么样的力竭程度?

就技术熟练程度而言,有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---无能为力

你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做好一个动作。在这个阶段,你还没有获得“达到力竭”的权利,你需要的是先把实操做好。举个例子,如果你是个新手,还做不清楚深蹲,你需要先学习深蹲动作的细节,不要训练至力竭。

而在腿屈伸、腿弯举等其它更简单的动作中,你可以达到力竭。只有你的深蹲动作掌握恰当之后,才可以进一步详细地编排组数和次数,并开始在训练中达到力竭。

第二阶段---不稳定

在中低重量的情况下,你的动作技术形式很好,但是一旦你在杠铃上达到一定的重量,就会开始崩溃。

第三阶段---稳定

你的技术虽然不一定完美——但至少从外表上看,无论你用什么样的重量“动作外型”都是一样的,这样你就可以追求在做组时达成力竭。举个深蹲做组的例子:如果你在腰不弓起、膝盖不内扣的情况下,无法再蹲起一个重量,那意味着你达到力竭了。

 

所以简单来说,如果你还处于“不稳定”的水平,你就应该停止在训练中追求达到极致力竭。

如果你还处于“无能为力”的阶段,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你就不必再看下去了,先收藏起来,以后一定会用得上。

只有当你达到“稳定”的熟练程度时,你才需要考虑在每一组中达到什么样的力竭程度。

我们开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:

问:我的主要目标是增长力量,每组该做多少次?

答:如果你对极限力量感兴趣,那么“紧张”是游戏的关键。意味着你要学会尽可能快地举起非常大的重量(即使重物本身移动得并不快,你的意识也一定要快)。做组次数在1-3次之间。

这听起来很简单,但你还需知道:力量不仅仅取决于神经因素(使用上面列出的两种方法进行训练),还需要肌肉纤维的厚度。所以大多数力量举运动员,也需要同时进行肌肉肥大训练。

 

问:我的主要目标是增长力量,在做组的时候如何对待力竭?

 

答:理想情况下,你要先搞清楚自己在任意给定重量下的最快动作速度,然后一旦在做组中发现速度明显变慢,就立即终止这一组。或者说在动作技术形式发生偏离之前,你就要结束这一组。

这有助于确保安全,而且它还能将“非理智”冲动保持在最低限度,从而促进你在两次训练课之间获得更好的恢复。

问:我的主要目标是增长肌肉,每组该做多少次?

 

答: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,以及我的执教经验,你需要使用一个大跨度的做组次数范围,低至每组1次,高至每组30次。

一种方法是进行周期化:进行几周的低次数训练,再进行几周的高次数训练,循环。

或者采用金字塔训练法,每次训练都涉及不同的次数,由高次数中等重量逐渐过度至低次数大重量。

 

问:我的主要目标是增长肌肉,在做组的时候如何对待力竭?

 

答:你的直觉告诉你,应该在每一组中都达到力竭,但是这样做并不利于长远发展。想象一下你引体向上的最高做组次数是10次。那么你在第一个正式组中达到10次,意味着你第二个正式组很可能用尽吃奶的力气只有7次,第3组5次,力量下降得太快,导致你第4组基本没法做。那你的总次数只有22次。

 

但是,如果你在第一组做了7次(故意不达到力竭)会怎样呢?我敢打赌,你可以较容易地完成4组x7次,总共28次。

而且4x7给你身体造成的压力会小很多。

经过几个星期和几个月的时间,你通过妥善管理力竭,而额外增加的那些训练量,会转化为身体的适应需求,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合成和更多的肌肉。

再次提示:我们往往在对待训练时目光短浅。但训练最重要的是维持长远的进展。

总结一下我们所学到的东西:

 

1.理想的做组次数,主要取决于你的训练目标。而在一组中达到什么样的力竭程度,主要取决于你的动作技术熟练程度、以及这是否是你所训练动作的最后一组。

 

2.收获来自于可持续的训练计划,而不是来自于你某天史诗般壮烈的训练。当然,训练强度很重要,但只有你能够长期维持的强度才是有效的。

 

3.大多数训练者都需要在训练中同时关注力量增长和肌肉增长,无论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。

 

4.训练至力竭,只适用于动作技术熟练的情况下,并最好运用在一个动作的最后一组。从第一组开始就达到力竭,很可能降低你的总训练量。


如果对赛普健身教练培训感兴趣的话,大家可以加入赛普健身,来赛普健身教练培训基地实地考察一下,看看它推荐的课程,以及关于赛普健身的各种情况,通过了解和对比,相信大家‍‍也能够对赛普健身教练培训有更深入的理解了。



关于“并非所有健身者都符合力竭技术的要求”如果你还有疑问或不确定你所要学习的方向,请与赛普健身在线老师联系,老师会根据你的情况,为你做个科学规划,推荐合适你的班型,并且告诉对应的学费。

点击查看全文
阅读  699
赛普分享分享
上一篇:身体柔韧性是所有训练的起点 下一篇:卧推不断头健身指南,体会什么叫细节
  相关推荐  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