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伤如何康复训练
2021-11-04 07:42
肌肉拉伤,就是指的在运动过程中,由于急剧收缩或者过度牵拉肌肉导致的损伤,大腿后肌群拉伤是最常见的例子。通过康复训练进行恢复及预防,可分三期:1、康复训练早期(急性炎症消除后1-2周)
主要进行功能恢复训练,辅助添加轻重力量训练。目的是为了降低机头紧张程度,防止关节粘连、关节僵直和肌肉力量下降现象,预防肌无力的产生。
注意:该阶段的训练,不要让肢体带负荷。
可采用方法:
①小幅度压腿练习:
右腿放置于稍低于腰部的固定物上,后坐髋部,放平臀部,左腿支撑身体并保持与地面垂直,保持膝盖挺直,右脚尖朝上内扣,用力移动上身,保持右腿膝盖挺直成一条直线。
回扣脚尖能够充分拉长腿部韧带、肌腱、肌肉,上身前移能够拉长躯干,特别是脊椎。
右腿压几分钟后,换左腿。每天3-5次。
②弓步走:
立位,左脚向前一大步,脚尖微内扣,屈膝,大腿略高于水平,膝不过脚尖;右腿膝盖伸直,脚尖内扣,向斜前方。
全脚着地,上身正对前方,两手腰间抱拳,向前行走。每天3次,每次5-10分钟。
2 、在康复训练中期(急性炎症消除后2-3周)
以力量训练为主,耐力为辅。目的在于增强肌肉力量,增大关节活动幅度,掌握借助器械活动的技巧。
可采用方法:
①俯卧折腿拉皮带或胶管(阻力强度要在健康状况时的肌肉强度上大幅降低)。
②弓步走(适当负重):
立位,大腿绑上沙袋。一脚向前一大步,脚尖微内扣,屈膝半蹲,大腿略高于水平,膝不过脚尖;另一腿挺膝伸直,脚尖内扣斜前方。双脚全脚着地,上体正对前方,两手腰间抱拳,目视前方,保持此姿势向前行走。每天3次,每次5-10分钟。
3、 在康复训练后期(3周以后或受损部位力量恢复到伤前95%)
主要是力量耐力的平衡发展训练。可采用常规的大腿后群肌肉力量训练方法,需要注意强度和负荷量的安排,避免复发。
可采用方法:
①拉弹力带:
俯卧在垫子上,踝部分别系橡皮条。另一端固定,两腿交替做快速屈伸小腿练习。
每天3-5组,每次20-30次。
点击查看全文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