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身消费有哪些误区?
2021-11-08 09:28
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,全民 健身热潮蔚然成风,而“花钱买健康”的
意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。如何把健身钱花 在“刀刃”上?
(1) 器材装备越贵越好。现在很多人 健身可谓“三高一低”。
装备条件高、服 装品牌局、场地设施尚,但是技术水平比 较低。其实,舍得投入无可厚非,但健身 消费一定要合理,根据自己的条件,做到 安全、有益健康就可以了,不一定非要追 求高端,更不要去攀比。
基本的装备是必须的,包括合适的运 动鞋袜、宽松的衣服,还有各种护具等。
可以说,装备要买对的,但不一定是贵 的。要特别提醒的是,还要从“避免运动 损伤”的角度来选购各种装备,特别是运 动鞋。
(2) 健身消费=办张“健身卡”。健身 消费是一个综合的消费,从吃的、穿的、 用的等各方面都要投入。
买装备、租场 地,还要适当地补充运动营养,运动后还 应该要有适量的营养补充,做到收支平 衡,才能真正促进健康。当然还有运动损 伤的防治投入等。
现在不少白领盯住健身俱乐部健身, 客观来讲,倶乐部有健身氛围,有教练的 指导,但也应该多到户外去活动,多亲近 大自然。
登山、郊游,到风景好的地方散 散步,或者到空地上去打打羽毛球,都比 在室内运动要好得多。
(3) 只要“动起来”就万事大吉。运 动要科学才有效。医学里有一个名词叫 “运动处方”,就是一套适合自己的健身方 案。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通过一些科普宣
传可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。
现在普及科学健身的书很多,但是鱼 龙混杂。不少书中说得很绝对,容易误 导,所以建议购买比较权威的书,在阅读 时注意因人而异。
还有一点需要注意,如果不太了解自 己的身体状况或患有慢性病,一定要到专 业机构进行特殊的身体检测,然后量体 “定做”一套适合的健身、饮食方案。 这 也就是在正常体检的基础上,对运动能力 进行检测的投入。
(4) 健身可以代替治疗和用药。对于 像高血压、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而 言,体育运动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但 绝对不能代替临床治疗和用药。运动只是 一种辅助手段,可以在大夫的指导下减量 用药。
不能说停就停,说加就加,这样可 能会加重病情。
如果有慢性病,在运动时一定要先把 病控制好,在可以参加运动的基础上,进 行适当、适量的运动,否则很危险。
(5) 最热门的项目最有效。
大众健身 不要太在乎某一种健身的方式,根据时间 安排和自己的身体特点,能做什么就做什 么。专注于一个项目未尝不可,只要运动 安排合理同样能达到健身的效果,但是多 样化健身趣味性更强,也更有利于坚持。
锻炼时不妨多变换一下训练的部位, 更有利于健康。除了树立健康的理念,还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而且要有恒心要 坚持。
全部
点击查看全文
分享